" /> " />

混凝土攪拌站成本控製

2020-07-14

 

   商品混凝土商砼站成本的構成 




(一)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的成本是占整個商品混凝土成本中比例最重的部分,體現的是采購水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其中采購價格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所購原材料基本是在當地購買,有政府預算指導價比對,價格透明,采購價格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原材料的質量和企業的資金實力。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響相對較大,而且兩者是緊密關聯的,高的技術水平可以帶來相對低廉的原材料成本,但如果管理水平達不到應有的高度,特別是在采購和質量控製的環節上的紕漏,會使高的技術水平承擔更大的質量風險。 




(二)人力資源成本
   人力資源成本主要是指最終體現到每一方商品混凝土的直接參與生產的人員報酬,主要包括固定部分和績效部分,固定部分體現的是人員配置是否合理,績效部分考量的是管理製度是否合理。 




(三)固定資產折舊 
   主要體現的是固定資產投入是否合理。




(四)燃、動力消耗
   指最終體現到每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上麵的油耗和電(煤)耗,是運輸質量和生產控製質量的體現。




(五)設備維護
   指設備維護保養修理的費用,是設備運轉質量的體現。 




(六)管理費用
   包括非生產人員費用、招待費、非生產用水、電、油等費用以及辦公費等。




(七)資金成本
   與各商砼站的股本結構、設備購買狀況以及當地市場情況密切關聯,是投資水平的體現。 

 

 

商品混凝土商砼站成本控製的措施




(一)創新成本管理模式 


   本公司對砼商砼站實行三種管理模式:一是自建砼商砼站、自行組織砼加工生產管理模式,即:項目部自行投入資金購建全部商砼站設備及臨時設施,自行組織砼加工生產;二是自建砼商砼站、委托加工生產砼管理模式,即:項目部自行投入資金購建全部商砼站設備及臨時設施,委托外部協作單位加工生產砼;三是合建砼商砼站、委托加工生產砼管理模式,即:項目部負責建造臨時設施,外部協作單位負責提供生產設備及運輸設備,並負責砼加工生產及運輸。下麵這三種管理模式的成本控製要點進行說明。 
 

 1、人工費的控製

   核算期(季度)內,項目部自有生產工人發生的工資性費用或項目部直接簽定“聘用勞動合同”、實際支付的外聘勞務人員的勞務費,由項目部財務部門負責根據當期實際發生數,歸集後直接列入當期砼生產成本中的“人工費”明細科目。具體說來,人工費的控製需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第一,根據勞動定額計算出定額用工量,並將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起包給領工員或班組,進行包幹控製。
   第二,要提高生產工人的技術水平和班組的組織管理水平,合理組織勞動,精簡人員,減少和避免無效勞動,提高勞動效率。 
   第三,對於技術含量較低的單位工程,可分包給分包商,采取包幹控製,以降低工費。分包隊伍一般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可按定額工Et單價或平方米包幹的方式進行,以便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製支出,每月預結算一次,如發現超支現象,一定要及時分析原因。 

 

2、準確控製材料費用

  (1)核算期(季度)內,對便於計量的材料,項目部物資部門按照“用多少、出多少。
  (2)“何時使用、何時出帳”的材料出帳原則,及時按照實際消耗的材料數量填製材料“用料單”、辦理材料出帳手續
  (3)期末(季度末),對不易計量的沙石料等大堆材料,按照剩餘材料“盤點法”計算實際消耗數量(即:物資部門與商砼站共同負責盤點沙石料等大堆料的剩餘材料數量,並分材料名稱及規格填製“庫存材料盤點單”。
  (4)物資部門根據“庫存材料盤點單”,按照“本期實際消耗量=期初結存數量+本期點收數量-期末剩餘盤點數量”的公式,計算出原材料當期實際出帳數量),填製材料“用料單”。
  (5)財務部門根據材料“用料單”列支砼生產成本。
 

3、其他各項生產費用的成本控製

   項目部在準確辦理原材料出帳和據實列支人工費的基礎上,項目部各部門及有關人員,按照業務分工及時、準確、完整的歸集砼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其他各項費用(包括:商砼站設備折舊及維修費、臨時設施攤銷費、外租設備租賃費、水電費、砼質量檢測試驗費等),並將結算發票等單據及時交財務部門列入當期砼生產成本。 
   期末,對當期不能辦理結算或結算不足的費用,相關部門及有關人員負責按照合同價格及實際使用數量(水電度數或機械台班),及時提供各項費用預提資料,交財務部門列入當期砼生產成本,確保各項生產費用歸集完整、成本核算準確。




(二)合理控製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


 

 

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作用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是計算商砼站成本的重要依據,直接決定了每種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用量,是商品混凝土商砼站成本控製的重中之重。合理的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一個項目乃至整個公司技術水平的體現。操作人員要貫徹“為下一道工序服務”的思想,配比設計要考慮施工現場的難度,要認真研究配合比設計,通過試驗找出規律,使配合比更加科學、合理。 

 

 

 2、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

  一般可根據水泥強度等級、粗細骨料粒級及外加劑種類,初步設定若幹個適當間隔的水灰比。並進行一係列的配合比試驗後,根據生產控製水平所確定的配製強度,選定不同商品混凝土強度對應的水灰比。然後調整配合比並試拌,試拌後商品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滿足要求即可作為選定的配合比。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商品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確保出廠時不離析、不泌水、不粘、不抓底,並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對於有特殊要求或特種商品混凝土,還需要專門設計,配合比並進行相關試驗。

 

 

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控製

   為控製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可在每個工作班對每種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抽取一次商品混凝土拌和物,進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試驗。同時,也不要墨守成規,要敢於科技攻關,在滿足現場實際需要的情況下采用新配合比,積極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找到高價、稀缺材料的替代品,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三)嚴把材料的采購關


 

 1、水泥

   商品混凝土生產應以質量穩定、信譽好的大型旋窯水泥為主,進貨時要嚴格控製散裝水泥的入罐溫度(以不燙手為宜)。否則,水泥入罐後會出現結塊等問題,不利於商品混凝土的攪拌,造成浪費。
 
 

2、粗細骨料

   采用優質的砂石料拌製商品混凝土,雖然砂石料單價有所提高,但商品混凝土的強度和強度保證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強度和強度保證率相同的情況下,可適當降低水泥和外加劑的用量,商品混凝土混合材料的費用往往還低於使用劣質砂石料的費用。目前,天然砂資源日趨緊張,建議機製砂。使用機製砂時,應將石粉含量控製在10%以內,同時嚴格控製其單級最大壓碎值(不超過25%)。目前,在項目施工中,監理單位一般要求進行篩沙洗石,如果進場砂石含泥量高或粒徑與設計不符,就會造成很大浪費。因此,材料進場前還要到材料原產地進行實地考察,選擇優質材料。

 
3、水


   拌製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飲用水,若采用非飲用水,應事先或定期檢驗其是否符合規定。如不符合,還要通過商品混凝土試驗確定能否使用,以免影響商品混凝土質量,造成浪費。
 



4、外加劑

   礦物外加劑的種類有磨細粉煤灰、磨細礦渣、磨細天然沸石、矽灰及其複合物等。為保證外加劑的有效含量,應加強對液體外加劑濃度的檢驗。更換外加劑的品種時,必須將原外加劑儲存罐及計量器具內的殘留物清理幹淨。目前所用的膨脹劑多為粉狀產品,且摻量較大,為此,最好設專門筒倉,在同一計量計內與水泥、礦物外加劑一起累計計量。各種化學外加劑均應按相應規定分批抽檢其商品混凝土的主要物理性能,此外,還要與不同品種、不同批次的水泥及礦物外加劑進行適應性驗證。目前,商品混凝土外加劑單價、質量參差不齊,且一般單價較高,不能小視其在商品混凝土成本中所占份額,因此要多進行試驗和對比,優化外加劑的使用成本。 




(四)嚴格控製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工藝 



 

1、計量 
   現場商品混凝土商砼站雖然都有自動計量裝置,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均采用裝載機上料,由於裝載機鬥大,而配料鬥小,且配料鬥之間無擋板,裝料過程中砂子與石子混雜,從而造成計量不準確,進而影響商品混凝土的可泵性能和商品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易造成管道阻塞,解決的辦法隻能是增加水泥用量或提高砂率,使成本增加。
 

 

 

 2、攪拌
   商品混凝土最短攪拌時間規範有明確規定,采用“雙摻”技術的泵送商品混凝土攪拌時間不應少於120s,但實際操作中往往達不到最短攪拌時間的要求,造成商品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降低,易發生輸送管阻塞。
 

 

  

3、澆注
   商品混凝土屬於非勻質性材料,應在2~3m範圍內水平移動均勻布料,特別是水平麵積較大的結構。但是,實際操作中存在較大出入,即沿某一點集中下料,用震動棒“導流”商品混凝土,造成下料點部位石子集中,而其它部位多為水泥砂漿或浮漿,這就是在進行構件強度回彈時,為什麽有的部位達到或超過設計強度,而有的部位低於設計強度的主要原因之一。誤以為配合比設計問題,再通過增加水泥用量解決強度不足,從而使商品混凝土成本增加。
 

 

 

4、養護
   商品混凝土澆注成型後應及時養護,早期失水不僅阻礙強度的正常增長,也會使商品混凝土的最終強度降低。須根據季節變化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商品混凝土強度增長所必須具備的溫度和濕度。




 (五)控製事故率

   事故是指因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造成的損失,包括退灰、倒灰、降標號使用、工地修補、額外檢測、賠償等,不管是誰的原因造成,都會給企業造成損失,但一味的追究事故責任,不分析事故原因,隻會治標不治本,其實事故率是技術水平、質量控製水平,生產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應該對事故有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量化分析管理,就是盡可能地將事故的原因,用數字的形式體現,使決策者能夠更方便地分析出事故產生的原因。




 綜上,商品混凝土作為建築行業最常用的材料,其成本占有比例高,可挖掘深度大。盡管商品混凝土的生產管理在很多地區很多時候還是粗放式管理,而且由於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量化管理比較困難,但應該看到,所有的表麵現象都有其內在的原因,商品混凝土的生產成本,一定是由每一分可以計算的部分積累而成,因此,量化管理,通過對商砼站各種數據的重新定義和計量,可以了解商品混凝土生產成本的明確組成,使企業決策者找到最有效的成本控製途徑,使企業得到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